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航要闻 -> 正文

祁玉龙参加纪念“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四十周年 系列活动并受聘战略顾问

信息来源:飞行器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29 访问量:


4月29日,纪念“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举行。活动由北京交叉科学学会主办,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校党委书记祁玉龙应邀出席活动并受聘战略顾问。



本次活动以“交叉科学四十载,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由座谈会和专题论坛两大板块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叉科学学会理事长周济、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出席了活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张景安做主旨演讲,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胡志远、北京市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处长李彬、温州市钱学森学校校长彭来桂做专题报告。



祁玉龙代表西安航空学院,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深耕交叉科学创新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西安航空学院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祁玉龙介绍了西安航空学院以航空制造为主体、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航空类应用型高校交叉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健全学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壮大交叉学科增长点,紧紧围绕低空经济赛道和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等学位点建设,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在应用型赛道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塑造竞争优势。二是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育人核心要素建设,牢固树立钱学森“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组建钱学森航空工程实验班,依托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持续加强“钱学森科学家精神实践教育基地”、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飞行器多模态异构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航空文化博物馆等平台建设,着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和践行“工科基础+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的特色育人模式,为航空事业发展输送更多厚基础、强实践、善创新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牵引提升学校服务支撑能力,依托“航空城”区位优势,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大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设立“西北低空经济科技研究院”,成立无人机产业学院、陕西航空工匠学院,支持教师围绕区域性科技创新关键问题推动校企联合攻关,在国产化飞控机、无人机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应邀参加珠海论坛“无人反无人系统四链融合”交流大会并作方案报告。

祁玉龙指出,交叉科学的创新发展必将对推进包括航空产业在内的国家核心技术攻坚发挥关键性支撑作用。面对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新的起点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期间,祁玉龙受聘北京交叉科学学会战略顾问,学会理事长周济为祁玉龙颁发了聘书。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启动了钱学森创新学院筹备工作,为推动跨学科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活动还开设了专题论坛,邀请了相关科学家、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嘉宾,面向重点领域、关键性技术等,深入探讨交叉科学在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实践路径。

本次活动聚焦科技前沿,锚定国家战略,围绕交叉科学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四十年来交叉科学发展历程,凝聚了新时代跨学科创新共识,构建了新质生产力擘画多学科协同的未来蓝图,对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推动学科深度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将为助力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白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大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高校、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约150人参加了大会。(文/飞行器学院 刘建强 图/党委组织部 申良 审核/刘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