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科协和西安市科协公布“2025年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入选名单,我校电子工程学院范文娜、材料学院张敏两位老师获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支持,能源与建筑学院郭昱辰、范江涛、黄子真三位老师获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支持。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是为了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举荐,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指导青年人才过好“起步期”,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基础,扶持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文、图/科技处 王森 审核/毕杨)
附件:获得支持老师科研经历简介
范文娜,副教授,2019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电子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环境与目标雷达特性和图像仿真、目标智能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是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多模态异构信息的智能感知处理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预研项目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等学科领域著名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
张敏,讲师。202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材料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设计及其界面调控。目前主持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件,其中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郭昱辰,讲师。2023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能源与建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路面养护技术、道路工程材料研发、公路工程运营管理等。参与科研课题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后保部开放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科研课题2项,其中陕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项,西安市科技局面上项目1项;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包括Case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等。此外,作为共同作者在Sustainability、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Materials及建筑结构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申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8项。
范江涛,讲师。2024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能源与建筑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场道面服役状态智慧感知与维养、环境友好型道路新材料与结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与状态评价等。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等10余项。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Road materials and pavement design、建筑材料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黄子真,女,讲师。202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我校能源与建筑学院。主要从事全频谱隐身,涵盖太阳波段、红外和雷达波段;先进功能材料,涉及微纳尺度超材料表面;辐射传热等在热控、建筑节能等方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2项,主持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在Small,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Material Research Express等期刊已发表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期刊论文3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