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ICC项目办公室主办、西安航空学院承办的第五期国际创新课程(ICC)项目师资岗前培训正式拉开帷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一级巡视员宋毅、西安航空学院副校长许文丹、陕西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张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院长杨昊、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沈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ICC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廉芯洁出席仪式,来自陕西、吉林两省7所高校的300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共话国际化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开班仪式由西安航空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坚主持。

王坚代表承办单位向参训教师及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本次培训为校际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期待通过多方研讨碰撞智慧火花,助力国际化教育发展。

许文丹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学历教育+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双向驱动模式,强调ICC项目作为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抓手,已搭建起课程国际化改造、师资素养提升与校际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平台。她表示,学校正通过“13810”工作方案中的“开放办学赋能行动”为国际化办学筑牢支撑,有信心将ICC项目打造成国际化特色品牌。

张亮在讲话中肯定了ICC项目在接轨国际资源、拓宽教师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提出“打造课程标杆、构建师资培养机制、拓展合作辐射范围”三点希望,助力项目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教育名片。

杨昊在致辞中感谢我校为此次师资培训提供的支持,围绕“价值、变化、角色”三个关键词阐述项目发展思路。他表示将畅通反馈渠道,当好项目院校“驻京办”。

宋毅在讲话中从专业角度解析了ICC项目的发展定位与实践路径,他强调师资培养是项目成功的核心,希望参训教师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教学改革探路人、国际合作搭桥人”,协同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模式。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将通过专家授课、经验分享、研讨交流等形式,围绕国际化课程设计、跨文化教学能力提升、AI赋能教学等核心内容展开,旨在为ICC项目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推动ICC项目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为高校国际化教育注入新动能。(文、图/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王佳玮 审核/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