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学校在沣惠校区图书馆六楼会议室举行岳松华同志著作捐赠暨学生工作青年导师聘任仪式。党委书记陈平社、副校长宁永录及党政办公室、党委统战部、人事处、图书馆、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仪式。仪式由宁永录主持。

宁永录感谢岳松华同志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并对岳松华同志主要经历及著作《骄子摇篮》编写背景、主要内容等作了介绍。图书馆馆长郑东红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岳松华同志颁发捐赠证书,党委书记陈平社向岳松华同志颁发了学生工作青年导师聘任证书。


岳松华同志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编写《骄子摇篮》的初衷、过程,深情回忆了在株洲航空工业学校的点滴片段和深厚的师生情谊,特别是株洲航空工业学校师生那种“不畏艰难、团结和谐、追求卓越、热爱学校、立志报国”的精神,对自己一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并成为自己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他表示,十分感谢学校的信任与重托,西航就是自己的第二母校,将不遗余力发挥余热,为学校青年学生教育培养贡献力量。
陈平社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骄子摇篮》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了株洲航空工业学校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成功经验,是一套集史料性、纪念性、联谊性、可读性为一体的著作,主题鲜明、史料详实、文字优美、图文珍贵,不仅为株洲航校树碑存史,而且是学校挖掘航空历史、开展航空教育的重要文献资料。他强调,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载体,都在承载传承历史,创造奉献历史。岳松华同志情系教育,不忘初心,以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情怀给后人启迪和借鉴,用敬畏之心存史,用感恩之心铭志,用执着之心统揽编纂工作,年遇古稀付出了心血汗水,为航空教育做出了特殊贡献。希望学校教职工学习岳松华同志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和奉献的自觉,不断增添攻坚克难、追赶超越的勇气,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贡献力量。(文/图书馆 田源 图/宣传部 齐刚)
附:岳松华与《骄子摇篮》
岳松华同志1947年出生,湖南新邵县人,中共党员。1963年至1968年在株洲航空工业学校学习,曾任校团委副书记。参加工作后历任武功空军第5702厂团委副书记,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陕西省委台办、省政府台办主任,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创会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等职务。2011年5月退休。现任陕西省老共青团工作者协会党支部书记。
岳松华同志的母校——株洲航空工业学校,于1956年创办。1969年4月,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决定,株洲航校改制为工厂,后又于1970年与航空工业部331厂合并。现在,原株洲航校校址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在株洲航校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岳松华同志从2014年起,主动承担编辑株洲航校十四年发展史的任务。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为母校树碑立传,为老师歌功颂德,为同学传情送爱,为祖国增光添彩”的编写宗旨。经过近五年艰辛的工作,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骄子摇篮——株洲航空工业学校光彩录》一书。
《骄子摇篮》一书分上下两册,共7篇42章,16多万字,2300多帧珍贵的图片资料。该书被校友们称作“一部六千师生的青春奋斗史,一座航空学堂的微型博物馆,一本当代青年的报国励志书”。
目前,这套著作还在湖南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图书馆、株洲市图书馆、株洲市档案馆等单位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珍藏。